年初還在補貼“打車”,歲末已迎“專車”進化

2014-12-19 資本

展示量: 7342

年初還在補貼“打車”,歲末已迎“專車”進化
    12月17日的北京,百度和Uber這對神交已久的有情人終于在一起了,令人疑惑的不是這次牽手的突如其來,而是為什么找到真愛的時間如此之晚,百度在出行創(chuàng)新領域令人費解的姍姍來遲,或許可以用一個文學典故來加以詮釋。
    唐人崔顥的好詩不多,唯有《黃鶴樓》一篇橫絕古今,雖然這詩的格律不算工穩(wěn),但勝在信手拈來,瑯瑯上口,據說李白讀后也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自嘲,說到作詩李白當然不懼任何人,他之不愿命筆,是因為此時此景之下,他未必有勝出崔詩的絕對把握。
    百度大概有相同的顧慮,阿里和騰訊在打車市場已占先機,滴滴和快的珠玉在前,百度若無十足把握,斷不會以BAT之尊狗尾續(xù)貂,自貽口實,這也正好反證牽手Uber并非一時興起,而是謀定而動、期在必取。成功的聯(lián)姻往往是商業(yè)考量+完美愛情的天作之合。盤點百度和Uber的交道史,兩家技術驅動型公司既然都有一顆“連接人與服務”的慧心,就不勞旁人高喊在一起了。
    Uber的心事
    400億估值的Uber并不缺錢,它需要的不是揮舞鈔票的土豪,而是具有渠道和平臺資源的戰(zhàn)略合作者,以規(guī)避系統(tǒng)性風險。Uber中國患有與特斯拉相同的創(chuàng)新綜合癥——無論中國團隊如何賣力狂奔,在Travis Kalanick和Elon Musk兩位大當家看來,他們占領這個全球最大市場的步伐還是太慢了,甚至可能重蹈eBay和Amazon的覆轍。
    比起更接地氣,更會放大自身優(yōu)勢的本土競爭者,Uber很像是一個給美國人設計的中國產品,永遠的按部就班,沒有意外之喜,甚至Uber初到上海時還是一個純粹的英文APP,沒有中國人常用的支付方式,也沒有中國人思維的UED,至今開業(yè)的城市不到10個,如果它不是籠罩在創(chuàng)新和資本光環(huán)里的美國大腕,在心跳過速的中國市場早就死翹翹了。
    一直以來,人們對Uber的成功哲學都存在誤解,以為創(chuàng)新和技術是成功的孿生子,其實Uber制勝的真正法寶是速度:Uber不是沒有敵人,更不是沒有競品,它的成功在于總能用幾何擴充的用戶規(guī)模去反制動作遲緩的官僚主義和繁文縟節(jié),體量才是Uber動員輿論消弭一切是非的最好武器,Uber在玩一種危險的游戲:越多的人成為Uber的用戶,它的敵人和朋友也就越多。
    在剛剛過去的悉尼綁架事件中,Uber那種供需調節(jié)的動態(tài)價格體制終于在最不合適的時間點引爆了長期堆積的負能量,Uber隨后明智的宣布在該區(qū)域推出免費服務,以平息公眾的憤怒。這個偶然事件證明了Uber式創(chuàng)新注定要背負的西緒福斯式苦役:Uber總是奮力攀登到創(chuàng)新的頂峰,卻瞬間被打回原型,然后重啟新的輪回。
    Uber并不害怕歐美的競爭者——來自英國的Hailo已經退出了北美市場,但對新興市場的生猛玩家卻有本能的恐懼,例如GrabTaxi和Ola Cabs這樣的本地化應用,前者在馬亞西亞和新加坡?lián)碛?0萬用戶和6萬名司機,它已經拿到軟銀的2.5億美元投資,估值在百億美元之上,而Ola Cabs控制了印度70%的打車市場,也獲得了軟銀的2.1億美元投資,在印度甚至有Autowale這種屌爆的三輪車叫車應用??购膺@樣的神對手,Uber不能總端著,必須放下身段。
    Uber與百度的合作有三點至關重要!
    首先是歸屬感,這并不像字面上那么簡單,Uber自成格局的空間感在美國可以叫板政府、纏訴濫訟、跟蹤記者,在中國絕對惹不起無所不在的“相關部門”,在騰訊和阿里掌握著媒體平臺的現(xiàn)實下,Uber必須站隊,或者歸隊。早在2011年11月,谷歌注冊的北京谷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提出了互聯(lián)網地圖服務測繪資質的申請,迄今未獲國家測繪局的批復,Uber中國指望跛腿的谷歌地圖是緣木求魚,它在中國可能或唯一的合作伙伴只有百度地圖。
    其次,Uber應該會希望百度協(xié)助修訂它那極為古怪、讓人光火的交互流程,Uber有一套簡潔但絕對談不上友好的注冊機制,12月16日在Applestore發(fā)布的新版本居然宣稱只在上海、深圳和廣州開展業(yè)務,今年4月24日進入的北京市場被直接無視,而新功能的說明則是英文的。Uber的中文仍然是機翻水平,笑點與蘋果的喜劇范兒相反,充斥著各種詭異和詞不達意,在射手網時代這樣的字幕是要被吐槽的。一直以來對Uber的奇葩體驗,善意包容的人多,公開批評的人少,但好人的耐心也是有限度的。
    最后,敵人的敵人是朋友,Uber在世界各地催生了各種抱團反對者,美國一些城市推動開發(fā)自主叫車軟件抗衡Uber,中國的電召車平臺早就現(xiàn)身,打車市場的輿論風險和商業(yè)前景正在反向進化,如滴滴和快的都在向專車業(yè)務轉型,他們與Uber原本并不激烈的競爭會趨于白熱化,Uber在快速激變的中國市場如果不能從大流量平臺有效的獲取用戶,很可能出現(xiàn)生存危機。
    百度的眼界
    這次百度和Uber全情投入的戰(zhàn)略合作并非是媒體解讀的保守和無奈之舉,相反它是一個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合理商業(yè)行為。在打車應用的燒錢時代,阿里和騰訊用瘋狂補貼培育了市場,教育了用戶,百度在真正賺錢的專車時代彎道切入,正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Uber可以為百度的技術+流量平臺嵌入高頻的O2O應用場景,從輕應用切換到直達號的百度,同時還有一條糯米、地圖和錢包串連起來的O2O鏈條,Uber正好可以在這個阿里和騰訊比較強勢的領域彌補百度的短板,放大百度移動互聯(lián)網流量平臺的優(yōu)勢。
    百度產品矩陣貫穿Uber的關鍵節(jié)點則有三個:直達號、地圖和錢包。地圖從LBS事業(yè)群轉隸到李明遠的云事業(yè)群,可能會開放一些深度合作的場景與Uber對接,但與騰訊以開放之名行封閉之實不同,百度平臺的開放屬性也適應于其他合作者。直達號肩負的使命之重,任務之繁,期望之巨在百度內部是罕有的,但相比微信的用戶入口和阿里的電商沉淀,直達號的商業(yè)閉環(huán)遠沒有完成,百度更希望用戶的所有交易行為都通過直達號完成,同時希望企業(yè)放心對直達號開放后臺,但這就需要一批類似Uber這樣的高頻服務來加以示范和推動。當然,前提是Uber有意愿去構建H5平臺。
    百度專車的走向也值得關注,現(xiàn)階段它只是地圖的一項附屬功能,服務則由易到用車、AA租車這樣的合作商來提供,Uber如果簡單加入進來不僅自降逼格,對百度也沒有實質意義,雙方一定會嘗試創(chuàng)新玩法,可預見的如流量入口的多元化等等。Uber還可以為百度錢包提供高頻的應用場景,盡管Uber不會因此棄用Paypal和支付寶,但大家一起狙擊微信支付也是蠻有意義的。
    駛往明日世界的專車
    在快速崛起的專車市場,已經或正在浮出水面的玩家大概有三類:
    第一類當然是BAT專車,滴滴和快的正把打車時代洗出的優(yōu)質客戶輸出到專車,他們原來的同盟軍出租車則異化為競爭對手,盡管一號專車曾經強調定價為出租車2-4倍的專車與其并不存在競爭關系,但是隱性補貼會使價差并不像表面看來那么明顯。至于百度和Uber會怎么愉快的玩耍則有待觀察。
    第二類則是一個入局不久卻需要特別留意的玩家。上市之前將英文名稱修改為CAR Inc的神州租車,看中的是更為廣義的出行市場,久已籌謀拓寬以自駕為核心的產品護城河。目前,名為“神州專車”的APP已經進入內測階段,這個產品的出現(xiàn)會讓神州租車的商業(yè)形態(tài)更加豐滿,也更具題材性,特別是專車服務正好可以填充運營車隊的冗余時段,租期更長、相對低頻的短租自駕業(yè)務與客單價可觀、相對高頻的專車服務形成良性互補,這個打法既可借力于嘀嘀和快的對市場的培育,又避開了燒錢大戰(zhàn)的瘋狂。
    神州專車可能也會帶來不同于其他產品的特殊基因。絕大部分專車服務都采用租賃車輛+勞務司機的組合,不可避免的會摻入掛靠的私車而增加運營風險,神州租車則不存在這種擔憂。同時,神州租車曾長期為大型國企和跨國公司提供長租服務,可以更容易的切入企業(yè)級市場,這是一個獨有的優(yōu)勢。此外,專車業(yè)務的形態(tài)也與打車不同,它是按需定制的個性化服務,并不是打車的泛公共交通類型,在這個商業(yè)邏輯中,神州租車的現(xiàn)代服務業(yè)基因可能比滴滴和一號們的互聯(lián)網基因更具有說服力。
    最后一類是易到用車和AA租車這樣的體系外玩家。易到是一個蠻拼的創(chuàng)業(yè)型公司,它同時給攜程的商旅平臺和百度專車提供服務,在獲得優(yōu)質用戶的同時,也弱化了自有的品牌。易到是一個擁有現(xiàn)金流的公司,但由于強大競品和瘋狂補貼的存在,它的運營生態(tài)是不健康的,商業(yè)地位是脆弱的。在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中,4年只拿到2輪融資的易到,在資本市場眼中正變得模糊。
    激烈的競爭有時還會催生一些非理性的營銷行為,比如Uber上海的暖男佟大為掃街活動,就直接把一次服務異化為一次艷遇,會有多少妹紙或大媽蠢到叫一輛Uber去爭睹佟男神的顏值?即使真有如此腦殘之人,這個群體的社交圈是你未來的潛在用戶嗎?你未來的用戶是一個用顏值來評判服務的群體?Uber自以為得計的中國式營銷其實已有點走火入魔了。
    相比之下,滴滴專車三男一女的年度明星司機陣容就大相同,這可不是三個怪蜀黍+一個蘿莉的美女與野獸組合,相反那是四個沉穩(wěn)、專注的職業(yè)司機,這個群像起碼正確傳達了一項出行服務的核心價值。
    現(xiàn)在的中國已經快速進入移動出行時代,原有的各項出行服務正在加速合縱連橫,原有的自駕、代駕、租車、打車、拼車等服務形態(tài)之間的界限日益模糊,未來的移動出行一定是一個全平臺的服務,進化的方式和途徑可能有兩種:
    1、Uber模式,基本就是各種上門O2O的疊加,送餐,快遞都在其中,Uber真是鐵了心要用車去連接人與服務;
    2、神州租車模式,把自駕、專車甚至拼車服務打包在一個平臺上,各取所需。
    風險投資公司認為,專車服務很可能促成硝煙漸起的中國出行市場的最后激變,據說法國的太陽王路易十四曾在所有大炮上鐫下一句名言:王者最后的論據!如今,出行市場的導火線已經握在各位玩家們手中,約炮吧!
    本文轉自虎嗅網。
知名風險投資公司
紅杉資本|瑞華投資|同創(chuàng)偉業(yè)|達晨創(chuàng)投|深創(chuàng)投|IDG|創(chuàng)東方|君聯(lián)資本|中科招商|經緯中國|啟明創(chuàng)投|松禾資本|英特爾投資|優(yōu)勢資本|東方富海|天堂硅谷|九鼎投資|晨興創(chuàng)投|江蘇高科投|北極光創(chuàng)投|德同資本|凱雷投資|中國風投|天圖資本|真格基金|DCM|IFC|凱鵬華盈|高盛投資|啟迪創(chuàng)投|戈壁|荷多投資|紀源資本|鼎暉投資|華平投資|金沙江投資|海納亞洲|永宣創(chuàng)投|險峰華興創(chuàng)投|中投|海通開元|中信資本|力鼎資本|平安創(chuàng)新資本|天使灣創(chuàng)投|和君資本|祥峰集團|招商湘江投資|元禾控股|力合創(chuàng)投|復星創(chuàng)富|陜西高投|光速創(chuàng)投|富達亞洲|成為資本|中信產業(yè)基金|GIC|基石資本|金茂資本|富坤創(chuàng)投|盈富泰克|重慶科投|鼎暉創(chuàng)投|北工投資|海富投資|招商局資本|新天域資本|中路集團|摩根士丹利|青云創(chuàng)投|建銀國際|德豐杰|弘毅投資|CVC|藍馳創(chuàng)投|寬帶資本|秉鴻資本|金石投資|天創(chuàng)資本|證大投資|中經合|信中利|蘭馨亞洲|淡馬錫|浙商創(chuàng)投|華睿投資|景林資產|摯信資本|高特佳|清科創(chuàng)投|華登國際|山東高新投|集富亞洲|騰訊|無錫創(chuàng)投|創(chuàng)新工場|智基創(chuàng)投|策源創(chuàng)投|軟銀中國|
Copyright©創(chuàng)業(yè)聯(lián)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2024089025號-2
商務與客服聯(lián)系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