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為什么不愛逛超市了?商超的敗落與出路

2023-06-08 行業研究互聯網思維市場營銷

展示量: 23827
 
商業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變化,本質就是適者生存。商超百貨行業如何修煉內功、更好地存活成為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他們開始嘗試創新、尋求突破,收縮、調整和變革成了共同選擇,數字化和輕型化成為轉型的主流方向。

 

  今年各項消費數據回暖的跡象明顯,一時間讓人對實體消費業信心滿滿。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實現社零售總額11.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5.8%,其中1-2月、3月,社零總額分別達約7.7萬億、3.8萬億,同比增長3.5%、10.6%,從整體來看,國內需求在擴張。

 

  但曾經作為商業零售行業代名詞的商超百貨,日子卻不太好過。近年來,商超百貨停業關門的消息不絕于耳,一些老牌商超百貨也難逃“離場”命運。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少有42家百貨門店發文告別,其中有27家為運營超過10年的老牌百貨商場。

 

  這些年傳統商超走“下坡路”已是不爭的事實,家樂福深陷“倒閉風波”,大潤發被阿里“接管”,永輝虧損嚴重,沃爾瑪接連閉店,各城市的老百貨紛紛停業……曾經人頭攢動的商超百貨,如今日漸凋敝、門可羅雀,令人唏噓。

 

  行業標桿:胖東來

 

  在線下零售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大多數商超百貨都處于寒冬期,不過也有例外。

 

  胖東來,一家扎根于河南許昌和新鄉的商貿體,目前只有13家門店,但年收入卻據傳達到70億元,經營類型涵蓋百貨商場、連鎖超市、電器城和服飾賣場,其中超市是最核心的業務。它所到之處,連國際巨頭家樂福、沃爾瑪、世紀華聯等都要忌憚幾分。不少外地朋友去到許昌,都要專門前往打卡。

 

  胖東來的成功秘訣在于,它始終堅持以顧客為中心,提供超出預期的服務。為老年消費者配備放大鏡;為不同人群提供7種購物車;無理由退換貨服務;公示消費者投訴意見等,胖東來的服務體現在各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細節上,堪稱“零售屆的海底撈”。不少當地人笑稱:出門在外挑剔的習慣,都是胖東來慣出來的。

 

  除了對顧客好,對員工也用心,胖東來實行“三三三”的分配機制:每年的利潤,30%用于社會捐獻,30%用于下一年的墊付成本,剩下的30%按級別分給所有員工。而且門店每周二閉店休息。以企業文化為依托的管理體系,是胖東來無法被他人復制的一個難點。

 

  那在高昂的人力成本下,胖東來是如何盈利的?一直以來,國內大型連鎖商超都是以后臺利潤模式為主導,即零售商通過向供貨商收取名目繁多的通道費賺錢,而自采模式則不然,在自采流程中,零售商能夠掌握議價和定價的主動權,因此自采商品的毛利更高。自采為主導的前臺利潤模式靠的就是賣貨賺錢,胖東來采取的即是自采模式。

 

  胖東來憑借著自身龐大的銷售量和超高的周轉率實現盈利。除去自采產品,胖東來還開發了自有品牌,產品遍布烘焙、生鮮、洗護、家居、調料和酒飲等品類。集團在茶葉、珠寶、醫藥等領域也都發展了自營業務。

 

  當然,胖東來代表的是三四線城市商超百貨的樣板,不一定適用于其他城市和企業,但或多或少能給傳統商超的發展帶來一些啟發。

 

  三四線城市的商超百貨由于租金較低、消費習慣等因素,生存狀態相對緩和,而反觀一些大城市,則不是那么幸運。

 

  傳統商超百貨之困

 

  整體看,各大商超百貨長期面臨業績承壓狀態,加之近三年持續反復的疫情,更使得部分競爭力不強的商戶難以在市場上立足。

 

  “閉店潮”的原因,除了租期到期不再續約、經營策略調整以外,還有以下主要外部因素。

 

  線上消費的興起和電商平臺的沖擊,無疑是傳統商超百貨發展步入低谷的重要原因。2013年,我國網絡消費呈現“井噴”式增長,網購用戶數量也在逐年穩步上升。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然養成在網上購物的習慣,進一步減少了去線下購物的頻率。尤其是長達三年的疫情,使得消費者對線上消費的依賴更加難以剝離。

 

  從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電商平臺開始,到現在的拼多多、抖音直播等平臺,還有近幾年即時零售、到家服務、社區團購等新興模式,消費渠道和形式在不斷地迭代,為消費者們提供著越來越全面、實惠、便捷的商品和服務。在這些沖擊之下,傳統商超百貨難免失去部分購買群體,也逐漸失去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此外,租金和人力成本上漲也是其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高昂的租金已經成為很多實體商超百貨的最大負擔。據了解,一般賣場的租期在10年-20年之間,經歷了超市行業黃金20年的賣場,租約正逐步到期,而如今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租金大幅飆升,若想要續約,租金相比十幾年前至少貴了3-5倍。隨著人力資源、物流配送等成本的上漲,傳統商超百貨的生存空間不斷被蠶食。

 

  近幾年,一線城市常住人口不斷減少,人口回流趨勢勢不可擋,這也側面說明了商圈人流量的減少。對于依賴選址、目標消費群體歲數偏大、整體活力偏小的傳統百貨商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除了上述原因,店面小型化已成為日漸流行的趨勢。這些接地氣的便利店、小超市等小型零售門店,更為俘獲消費者的心。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連鎖超市經營情況報告(2021)》顯示,大型超市(6000m及以上)約占總門店數的14.4%,社區超市(小于2000m)約占73.3%。

 

  便利店受青睞特別是受年輕消費者喜愛,其原因顯而易見,這些小型門店通常位于社區內或社區附近,不僅能提供生活必需品等商品,還價格實惠、節省時間,對于一些需要即時滿足的需求,幾分鐘就能解決。為了迎合這個趨勢,京東便利店、便利蜂等“互聯網+便利店”模式興起,店內提供自助機器掃碼即可完成結賬,對于“社恐”年輕人來說十分友好。

 

  此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方陸續明確有序放開設攤、允許外擺,不少城市積極探索商業外擺模式。商業外擺是別具魅力的消費形式,從特色早市、夜市、后備箱集市到特色風情街區、城市沿河景觀帶等,一些外擺點甚至成為網紅時尚打卡地,不斷吸引眼球、聚集人氣,這也分流了一部分百貨商超的客流,人們的休閑和消費模式有了更多新穎和自由的選項。

 

  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中,傳統商超百貨的發展之路挑戰重重。很多商超百貨缺乏創新和營銷手段的更新,沒能跟上時代變化的步伐,也就逐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度,使得消費者轉身“擁抱”其他零售商或電商平臺。

 

  大浪淘沙后,何去何從?

 

  商業唯一不變的是永遠在變化,本質就是適者生存。“大浪淘沙”之后,商超百貨行業如何修煉內功、更好地存活成為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他們開始嘗試創新、尋求突破,收縮、調整和變革成了共同選擇,數字化和輕型化成為轉型的主流方向。

 

  “互聯網+傳統零售”模式結合,是很多傳統商超早已在摸索轉型的方向。對于零售企業來說,數字化是為了更加敏銳地洞察消費者需求,進而提供更好的消費體驗。

 

  比如,沃爾瑪中國加速布局電商領域和高端會員制商店。線上開通“沃爾瑪網上超市”微信小程序、入駐京東商城、開發移動端APP“山姆會員商店”等;線下不斷先后拿下深圳、上海、天津、武漢等城市的多家門店。近日,沃爾瑪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沃爾瑪中國Q1凈銷售額為53億美元,同比增長28.3%,其電商業務凈銷售額增長54%。每到節假日,這些會員商店人山人海、大排長龍,與人流稀少的傳統商超形成鮮明對比。

 

  會員制倉儲超市、定位高端超市的火爆,吸引不少超市紛紛效仿入局,家家悅、大潤發、永輝等也嘗試了加入。向倉儲會員店轉型是傳統商超的發展方向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都適合,轉型倉儲會員店意味著對于商品管理能力及供應鏈能力的要求將會更高。

 

  過去幾年,便利店、標超等中小型門店的數量增長速度遠快于商超的擴張速度,超市行業店型呈現出小型化、社區化、便利化趨勢,這也是可以參考的轉型方向。

 

  另一方面,傳統百貨的不景氣,也刺激著購物中心轉型升級,通過消費場景的擴增、購物環境的改善、潮流文化的融合,煥發出新的活力。

 

  放眼各個城市的人流熱力圈,幾乎都是新型購物中心最熱鬧。當下比較受大眾青睞的,是社區型購物中心,這些商場除了提供常規消費外,還突出生活化、社交性、體驗感的特點,強化服務性消費。

 

  休閑餐飲、生活服務、親子體驗……消費者早已不滿足于購物中心提供的剛需,“商業+”模式調改升級下,更豐富多元的體驗才是他們到購物中心來的動力?,F在逛街不只是為了購物,拍照打卡、休閑看展、品牌快閃、創意市集等體驗活動,更是吸納人流的“流量密碼”。商業綜合體的轉型路徑是從商業購物中心向生活方式中心轉變。

 

  對于曾經以線下渠道為主的傳統商超百貨而言,新的技術和模式正在促進行業變革,助力其數字化轉型。擁抱互聯網,與時俱進,提升定位,以人為本,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感,相信總會有轉機。

 

  傳統商超百貨消失的魔咒,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越來越多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行業將慢慢隕落,這鞭策著行業去復盤、反思和改變。

 

  但歸根結底,市場依然需要商超百貨這種形態。無論電商如何發達,線下始終具有著無法替代的情感要素。線上購物偏向于解決生存需求,線下購物更注重于生活體驗。在繁忙的工作之外,在悠閑的周末時光,到商超百貨走走逛逛,感受生活中的煙火氣和人情味,這是極其“充電”的體驗。

 

  在沉寂多時的線下消費迎來持續復蘇的當下,期待線下零售行業迎來新機遇。

Copyright©創業聯合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7005139號
商務與客服聯系微信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最新2005|小少呦萝粉国产|国产大神背着在线播放